特发性震颤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一起了解特发性震颤的康复与锻炼1 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2 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3 心理调适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不怕他人知道,使自己心情放平和。另外,生活要保持规律,避免激动劳累,这将对病程有好处。4 加强锻炼有这种病的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一起了解特发性震颤DB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程控管理脑起搏器被植入ET患者体内后,手术并没有完成,应该说术后程控才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程控治疗管理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对“神经刺激器”进行参数调节,对药物的用法进行调整,还需要心理的疏导和康复指导,以实现DBS的最佳治疗效果。开机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并且身体各方面恢复正常之后才能进行,医生会用体外程控仪对埋入胸前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又称“神经刺激器”)进行参数调控,这个过程称为“程控”。“程控”是一个无创伤无痛苦的过程。医生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设定治疗方案。一般来讲,患者在术后半年内,会出现症状的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原因…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了解特发性震颤疾病的规范治疗1 治疗原则特发性震颤(ET)的治疗分为药物(口服药物及A型肉毒毒素)和手术治疗。其治疗原则为:· 轻度震颤无需治疗;· 轻到中度患者由于工作或社交需要,可选择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 影响ET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到重度震颤,需要药物治疗;· 药物难治性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2 药物治疗2.1普萘洛尔药物需知 非选择性肾上腺素B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小50%的肢体震颤幅度(频率并不降低),但对轴性震颤(如头部、声音等)的疗效欠佳。副作用 大多数副作用是相应的肾上腺素B受体阻滞作用,常见的有脉率降低和血压下降,但60次/min以上的心率基本都能耐受,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了解特发性震颤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 ET的分级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特发性震颤研究组提出的震颤临床分级为5个等级。· 0级:无震颤· 1级:很轻微震颤(不易发现)。· 2级:易发现的幅度不到2cm无致残性震颤。· 3级:明显的幅度2~4cm部分致残性震颤。· 4级:严重的幅度超过4cm致残性震颤。2 特发性震颤(ET)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经常出现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饮酒后症状减轻,有家族史,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体征,应考虑ET可能。美国运动障碍学会及世界震颤研究组织提出的ET诊断标准核心诊断标准:· 双手及前臂动作性震颤。· 除齿轮现象不伴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或仅有头部震颤,不伴肌张力障碍.次要诊断标准:…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了解“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即:症状表现)1 震颤在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方面,震颤是其核心的临床症状,以4~12 Hz的姿位性或运动性震颤为特征,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比如:写字)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多发生在手及前臂或者是头部,症状发展至疾病中后期才会逐渐变得明显。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累及上肢,多数为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较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典型的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而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一起了解特发性震颤的基础知识1 简介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ET,是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为临床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姿势性震颤是本病唯一的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指肢体主动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该病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特发性震颤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的震颤最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