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字号:+-14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协助您一起了解特发性震颤的基础知识

  1 简介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ET,是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为临床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

  姿势性震颤是本病唯一的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指肢体主动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

  该病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特发性震颤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的震颤最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

  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

  60%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确认2个致病基因位点,定位于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ET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老龄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

  以往认为ET的临床表现呈良性过程,随着对疾病的认识的加深,临床中病情严重的患者往往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而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如无法当众讲话、无法完成正常书写,甚至不能独立进食和穿衣,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2 发病机制

  特发性震颤(ET)是一种中枢性震颤。

  PET检测发现,ET患者震颤时大脑部位的下橄榄核和小脑的代谢率和血流量将会相应的增加。PE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将人体必需的代谢物质(例如:葡萄糖等)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注入人体后通过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来反应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有研究认为,特发性震颤(ET)患者小脑皮质的神经元损害或缺失。因此,橄榄体-小脑节律性的改变,通过丘脑和皮质向脊髓内传播,可能是引起特发性震颤(ET)的原因。

  特发性震颤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内散在的网状结构或核团异常振荡所致,起病部位迄今不清。骆驼蓬碱(harmaline)诱导的灵长类动物震颤模型与人类特发性震颤相似,是常用的ET动物模型;哈尔明碱(harmine)是骆驼蓬碱β-咔啉类似物,也可使人类产生震颤。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骆驼蓬碱诱导下橄榄核神经元产生同步节律性放电,传导至小脑浦肯野细胞和小脑核团,后经Deiter’s核和网状核激活脊髓运动神经元。

  PET检测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无震颤时丘脑和延髓(主要是下橄榄核)糖代谢率增加,H215O血流测定双侧小脑血流量增加;震颤时下橄榄核和小脑代谢率和血流量进一步增加。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可减少震颤,但一般只维持2~4小时,第二日震颤反而加重。小脑梗死能消除同侧特发性震颤的症状;用哈梅灵(Harmaline,骆驼蓬碱)处理的动物模型可以发现小脑通路的异常振荡;这些都提示小脑对特发性震颤(ET)的产生也有重要作用。

  如果振动起源于脑干(橄榄核),经过小脑至丘脑,小脑的损害可使同侧的震颤消失。用核素标记的CO2进行PET扫描研究发现,选择性地双侧小脑下橄榄核代谢功能亢进。用功能性磁共振显像(FMRI)显示患肢对侧皮质运动和感觉区、苍白球、丘脑的活动增强,双侧齿状核、小脑半球和红核的活动亢进,这些提示震颤的产生是丘脑和运动皮质至脊髓通路中小脑-橄榄核环路振荡的结果。因为病理解剖没有特异性改变,异常振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确切起源位置尚不清楚。因此,推测中枢性振荡器被外周反射增强或抑制,调节震颤的产生和震颤幅度。

  总而言之,ET可能由中枢振荡器而造成的,这可以解释部分特发性震颤(ET)的临床特征,如:震颤在快速活动中加重,而相对缺乏静止性震颤。

  3 疾病的年龄分布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ET)在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ET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根据有无家族史,分为家族性震颤和散发性震颤两种。有报道显示,家族性震颤比散发性震颤患者起病早。多数家族性震颤患者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散发性震颤则以老年起病为主。

  4 诱因与病因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的发生,如: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或热水浴)等都会加重震颤。目前对于特发性震颤(ET)的病理生理认识尚不全面,主要来自于动物模型。而环境因素分析、遗传基因分析和功能影像学等研究也为ET病因提供了一些线索。

  4.1 环境因素

  特发性震颤(ET)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中含有的神经毒素哈尔碱(harmane,又称去氢骆驼蓬碱))、铅等。b-咔保啉碱有哈尔碱和骆驼蓬碱两种。日常食谱中常可检出哈尔碱成分,目前认为其是一种潜在的可导致震颤的神经毒物,而特发性震颤(ET)患者的血清哈尔碱浓度都有所增高,这种毒物可通过破坏橄榄小脑传导束而引起震颤。

  而也有研究认为NMDA受体的调节异常也可能是引起ET的原因,因为乙醇能够降低血液中经NMDA介导的谷氨酸浓度,从而短暂地改善ET症状。NMDA受体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神经元的存活,调节神经元的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及参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等;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的作用。

  此外,ET的发生与血铅浓度增高也相关,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的环境中可引起小脑生物结构的破坏,可能进而导致个体发展为ET。

  另有相关研究表明,吸烟者患上ET的机率是从未吸烟者的一半,且每吸10年的烟患ET的可能就降低10%,吸烟与患 ET 的概率呈负相关,具体的原因尚不清楚。

  4.2 遗传因素

  特发性震颤(ET)常有家族聚集现象,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神经系统疾病,约有二分之一的ET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了ET的发病。研究显示,家族性ET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且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变异性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70岁前完全外显,但也有外显不全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遗传者的临床特征完全一致。临床研究发现,ET的一级和(或)二级亲属其ET阳性率可超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