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患者故事-周铁芳】我的抗“帕”经历及感悟
我今年67岁,2007年患病,2017年9月12日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由马博及其精英团队为我实施DBS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在此,我衷心感谢马博和她的团队,让我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帮我脱离苦海,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幸福生活。
手术前的状态:十年的帕病折磨使我吃尽了苦头,尤其是手术前一、二年,晚上只能睡2个小时的觉,两腿僵硬寸步难行,左手抖动不能拿东西,生活不能自理。吃的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加量,美多吧一片半,泰舒达三片,森福罗一片半(大片),司来吉兰一片。这四种药一天分8次吃,最后一次到晚上11点才吃完。无奈的情况下选择手术。爱人在此之前通过网络上跟踪考察手术医院和手术医生达四年,后经朋友指点选中是玉泉医院的马博来为我手术。
手术及手术后的惊喜:我的感悟是人生之路多曲折,有多次,多种选择,正确的选择和错误选择决定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在现在来看,选择马博和她的精英团队为我手术是我人生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正确性有三点:一是,马博本人及团队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他们是极其敬业的一个年轻奋进的集体。二是,马博本人亲力亲为,做手术和调控均一人所为,熟悉手术过程和具体情况。三是,马博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调控高手,并且手术成功是治疗的开始而调控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我在2017年9月6日住院,12日手术,18日开机后如正常人一样行走,25日出院,不到20天就完成“凤凰涅槃”似的重生。在此过程中手术前评估6天,特意强调一下11日在清华大学影像中心由何教授所做的核磁共振,即“何马影像”的结果来决定12日的手术方案,为手术准确的‘一箭中的’电极精准的插入核团‘靶位’提供了保障,可以说我是“何马影像”的早期受益者。为了进一步保险起见手术中当电极插入黄豆粒大小的核团后,还要做一次核磁共振确认,这一环节也是玉泉医院的特色。术前评估,术中定位,术后调控。其中调控是关键,这点上面已经说了,这是马博的优势及特长,最最重要的是手术和调控是不可分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者之间一旦脱节,将前功尽弃,不乏其例。当然术后调控还包括,合理用药和康复训练二个环节。这两个环节个人的锻炼习惯以及个体差异的用药等情况需要分别对待,见仁见智。我手术后的调控基本没有大的调整,只是在今年6月份参加玉泉医院的五期活动后,由于我的帕金森的类型是静脉淤堵型的,马博和杨博士用中医这个针灸的神奇的“武器”给我调控二次,效果很好。我在另一篇文章详细做了叙述,在这里不再啰嗦。
总之,我现在和正常人一样想干啥,能够干啥,就干啥。人法自然,当然还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除平时唱歌,打太极拳,走步等运动外,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打算把自己的知青经历写下来,争取在能够允许的条件下走出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者踏出国门去看一看异国的风土人情。
(文/周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