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动态新闻

新闻中心

动态新闻

对口支援丨精准超声千里援青 清华医者情暖称多
——清华超声医学专家称多县帮扶纪实

来源:称医网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作者简介

  杜晶

微信图片_20250903154042.jpg

  杜晶,中共党员,北京市第六批第一期援青医疗队成员,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医技支部书记,现任玉树州称多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擅长腹部、泌尿系统、妇科、产科、浅表软组织、甲状腺、乳腺及血管的超声诊断,熟练掌握心脏超声、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胃肠超声造影、小儿髋关节、盆底超声、肺超声等新技术。

  从平原到高原

  携超声探头叩响三江之源

  2025年7月27日晨,作为北京第六批第一期医疗援青人才,我从石景山卫健委出发踏上了援青的征程,来到了三江之源,大美玉树,当双脚踏上青海这片平均海拔4200米的土地时,稀薄的空气带着清冽的寒意扑面而来,远处连绵的山脉在阳光下泛着圣洁的光。作为一名援青超声医生,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人生轨迹将与这片高原产生深刻的交集。

  从西宁到玉树再到称多县人民医院的身体适应过程,更像是一场与高原的“拉锯战”。初到西宁,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度已让我有些许胸闷,走快几步就会气喘,没想到前往玉树的途中,随着海拔不断攀升,头痛如钝器敲击般袭来,抵达玉树后,经过一周的休整我们来到了玉树州称多县,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任命我为称多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负责科室技术指导、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科研与学术、危急重症患者管理等工作。

  把精准诊断种在雪域

  让健康希望留在青海

  初到科室时,“陌生感”很正常,但是尽快熟悉环境开展工作更重要。当地超声科一共4名医生,其中三名医生都是90后,虽然他们都没有经过规范化培训,但是他们年轻、有上进心、求知欲强,这给我了很大的信心。通过摸底,科室同事也渐渐熟悉,我会根据他们的短板和技术难点痛点制定学习培训授课实操等方案,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技术提高。

微信图片_20250903154100.jpg

  首先,我先通过理论讲解帮大家掌握基础原理,随后便进入手把手教学环节。我先做示范,再让当地医生轮流上手操作,自己站在一旁紧盯屏幕,随时纠正他们的手法:看到探头角度偏离,就握住他们的手腕调整姿势;发现参数设置不当,便手把手演示旋钮的调节幅度;遇到图像判读犹豫时,当即指出关键特征并讲解判断依据。每一步操作都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确保他们能跟上节奏,大家学习热情高涨。

微信图片_20250903154105.jpg

  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逐渐能独立完成常规检查,大家的进步肉眼可见。现在全部医生都可以独立完成颈动脉和椎动脉的检查,因为此检查是最安全、最有效的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病变的方法,也是筛查和监测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希望用我们的专业之力守护百姓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903154107.jpg

  以患者为中心

  让每一寸声波传递生命的暖意

  慢慢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接下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会认真履行我的职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对于他们之前因为不太敢做而拒绝了临床的心脏超声、浅表软组织超声、下肢动静脉超声、早中孕的NT检查及胎儿畸形筛查等我都会手把手教他们,增强他们独立完成检查的信心,同时,根据当地特色我也正在筹划开展胃肠超声、肺超声新项目,把专业知识变成实际贡献,更好的守护老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