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医”看就懂

党群园地

“医”看就懂

药师说药 | 中草药的“同名异姓”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中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中药品种繁多,药名复杂,其中还存在大量 “同名异姓” 的药物。 它们虽仅一字之差,但因来源不同或炮制工艺有别,其性味归经与临床功效往往截然不同。为保障中药使用的安全与有效,避免因药材混淆导致用药风险,针对临床常用“易混中药” 展开解析,助力患者与医务人员精准辨药。

微信图片_20250911112953.png

一、吴茱萸VS山茱萸:“散寒”与“固涩”的功效区分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15.png

01吴茱萸02山茱萸a.png

药师详解: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28.png

药师提醒:

1.吴茱萸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2.山茱萸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二、北沙参 VS 南沙参:“养阴”与“化痰”的功效侧重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32.png

02北沙参.png

药师详解: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40.png

药师提醒:

1.煮服有讲究:北沙参质地紧实,建议浸泡20分钟后再煮,煮20-30分钟即可。南沙参质地疏松,浸泡10分钟,煮15分钟就行,煮太久会让有效成分流失。

2.保存要“防蛀”:两种沙参夏天容易虫蛀,要密封后放冰箱冷藏,避免受潮发霉。

3.南、北沙参反藜芦。

三、鸡血藤VS大血藤:“补血调经”与“清热解毒”的核心区别

02大血藤.png

药师详解: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49.png

药师提醒:

辨别看“断面”,有“鸡血红”的是鸡血藤,有“车轮纹”的是大血藤,大血藤孕妇慎服。

四、桑螵蛸VS海螵蛸:“补肾缩尿”与“收敛止血”的功效分界

02海螵鞘.png

药师详解: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059.png

药师提醒:

辨别小技巧:桑螵蛸像 “小螳螂卵包”,质地软;海螵蛸像 “白色贝壳片”,质地硬,一摸就分清。

五、决明子VS石决明:“润肠清肝”与“平肝潜阳”的功效差异

02石决明.png

药师详解:

微信图片_20250911113109.png

药师提醒:

1.草决明用于润肠通便时不宜久煎,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2.石决明咸寒易伤脾胃,固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3.由于石决明是矿物类中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煎煮前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药师提醒:请勿自行用药,中药需辨证论治,用药前请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