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医疗动态丨秋日助长正当时:中医教您抓住孩子身高增长黄金期
随着夏日的炎热逐渐褪去,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中医角度讲:秋季不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孩子身高管理的黄金时期。
《黄帝内经》强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肾气开始蓄积,为来年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为什么秋季是身高管理的关键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能否长高、身体是否强壮,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而秋季的特点是“燥”,燥邪容易伤及脾肺,影响营养吸收和气血生成。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秋季虽然身高增长速度不如春夏明显,但却是能量蓄积的关键时期。就像树木在秋冬季节虽然地上部分生长放缓,但地下根系却在不断延伸,为来年春天的快速生长储备能量。
秋主收敛,是将夏季浮于肌表的阳气收回体内,储藏在肾内好过冬。肾主骨,肾气足的孩子,骨骼健康,身高增长才有充足的动力。
中西医结合的秋季助长方案
一、食疗调理:健脾润肺为先
根据中医理论,秋季对应五脏中的肺脏,而肺金生肾水,秋季润肺有助于冬季养肾。推荐以下食疗方:
山药莲子百合粥
鲜山药50克(补脾肺肾三经),去芯莲子10克(补益脾胃),百合10克(润肺止咳),粳米50克。此方具有健脾益肺、安神宁心的功效,契合“培土生金”之法。
银耳雪梨杏仁羹
银耳5克、雪梨1个、南杏仁3克。此方甘寒润燥,能有效应对秋燥咳嗽、肠燥便秘等问题。
乌鸡炖板栗汤
乌骨鸡150克、板栗30克、生姜2片。此汤有补精填髓、补肾强腰的功效,适用于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的儿童。
二、穴位贴敷和按摩:激发生长潜能
穴位贴敷:
通过药物渗透、经络传导激发生长潜能;将益肾健脾的中药膏贴于足底正中肾脏区(睡前贴、晨起揭);药物选用熟地黄、炒山药、酒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红花、菟丝子等。
穴位按摩:
每天睡前花10分钟给孩子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可以有效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最佳按摩时间:晚上9点-10点。
◆ 脚底涌泉穴:
脚掌前1/3的凹陷处。拇指打圈揉30次 + 往脚心方向推搓10遍。此穴属肾经,肾气充足才能“根深叶茂”。
◆ 小腿足三里:
膝盖外侧凹陷往下4指宽处。拇指按压20秒+上下搓到发热。足三里是健脾要穴,脾胃通了,营养吸收事半功倍。
◆ 耳朵生长点:
耳朵最顶端的尖尖处。轻轻向上提拉10次。睡前刺激这里,可促进夜间生长激素分泌。
三、运动处方:纵向运动为主
◆ 纵向跳跃类运动对刺激身高增长尤为有效,如跳绳、篮球、排球等。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跳绳或摸高训练,这些活动能有效刺激骨骺软骨细胞分裂。
◆ 游泳也是极好的选择,水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压力,同时全身拉伸动作有利于脊柱延伸。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游泳训练不仅能促进身高,还能改善体态。
◆ 注意避免负重运动,尤其是大重量杠铃深蹲、硬拉等高负荷项目,这些运动可能对生长板产生不利影响。
四、睡眠调理:抓住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 睡眠对身高增长至关重要。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量占全天的70%。应当保证22点前入睡,确保22:00-2:00的黄金睡眠时段。
◆ 中医理论认为,秋分后应该让孩子提前1小时入睡(21:30前),因为深睡后1小时生长激素达峰值,且亥时(21-23点)三焦通百脉。
五、不同体质孩子的个性化调理方案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不同体质的孩子需要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
◆ 脾肾两虚型:表现为消瘦、食欲差、易疲劳。这类孩子需要先健脾补肾,推荐山药粥调理。
◆ 湿热内蕴型:表现为肥胖、舌苔黄腻。这类孩子需要清热化湿,推荐薏苡仁代茶饮。
◆ 痰湿体质孩子:秋季进补要先减后补,以清淡为主,少糖、少油、少盐。可以饮用陈皮饮(陈皮2g,去芯莲子10g,白果5~8g)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六、家长必知的注意事项
◆ 身高监测:如果孩子连续3个月增长不足1.5cm,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 骨龄评估:建议每6个月进行骨龄评估,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
◆ 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悲秋”易伤肺气,秋季要多鼓励孩子,少斥责。肝气条达则气机升降有序,生长通道畅通。
◆ 防病优先:秋季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日按揉迎香穴(鼻翼两侧)3分钟,加固呼吸道屏障。
结语
儿童身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西医结合、多方面配合。秋季助长不仅要抓住当下的黄金期,更要为来年春天的生长高峰做好准备。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有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在秋季打下坚实基础,到来年春天实现身高“弯道超车”。如果您对孩子身高问题有更多疑问,建议前往玉泉医院儿科或儿童专科医院寻求专业指导。
儿科咨询电话:010-89926260/89926262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每个孩子体质不同,调理方法也应个体化。
图片可能来源于网络、均未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