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动态新闻

新闻中心

动态新闻

科研动态|我院内分泌科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综述文章探讨多系统协同调控代谢稳态及中医药认识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5-08-14_144006_502.jpg

近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团队在代谢病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综述论文以《Neuro-Endocrine-Immune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Homeostasis》为题,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Cytokine and Growth Factor Reviews(IF = 11.8)上。

文章由冯兴中教授、高慧娟助理教授团队撰写,系统阐述了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在能量代谢稳态中的交互机制,并结合中医药理论提出对现代代谢调控网络的补充理解。

近年来,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持续高发,其发生机制呈现出系统性与复杂性。该文指出,传统上强调的胰岛素、瘦素等单一信号通路,难以完整解释代谢稳态维持的全过程。中枢神经网络、外周激素反馈及免疫状态调节共同构建了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交互调控系统,为理解代谢性疾病提供了全局性框架。

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中医“形、气、神”三层次生命观,以及“五行—脏腑”理论作为对照维度,尝试搭建中医与现代生理网络的互参结构。例如,将“肝(木)主疏泄”功能类比于下丘脑—交感神经系统对脂肪动员的调节;将“脾(土)主运化”功能映射至胰岛素/胰高糖素系统对营养分配的作用;将“肾(水)主封藏”功能与HPA轴反馈及产热机制相联系,从而在现代语言中重新阐释中医理论的调控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8-14_144009_363.jpg

在国际传播方面,文章英文部分对中医术语的翻译精准且富有文化辨识度。团队采用音译结合意译的方式,在保留中医核心概念特征的同时,使其在国际学术语境中可被准确理解。

例如,“形-气-神”分别译为form (Xing), energy (Qi), spirit (Shen);“五行”译为Wuxing(Five-Element framework),并辅以“generative and inhibitory cycles(生克循环)”的功能说明;“脏腑”采用 Zang-Fu 音译,避免混淆为单纯的西医解剖概念。这一系列表述展示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语言表达方面的探索成果。

本项研究与我院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领域的持续学术布局相呼应。近年来,我院依托该研究方向,已将NEI网络的跨学科研修与继续教育活动打造为品牌。我院联合多家单位连续多年举办“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调节的内分泌疾病诊疗进展研修班”,作为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专题授课、学术交流与案例讨论,冯兴中教授担任开幕及主题报告主讲,促进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双向联动。同时,我院还定期举办“代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进展研修班”等系列项目,面向全国代谢与内分泌专科医师,系统更新知识体系,提升多学科协作能力。

这一系列平台建设与科研成果相互促进,使我院在代谢疾病与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也为更多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聚焦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慢病机制与调控路径上的深层对话,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理论体系。

论文信息

文章题目:

Neuro-Endocrine-Immune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Homeostasis

发表期刊:Cytokine and Growth Factor Reviews

DOI:10.1016/j.cytogfr.2025.08.001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

通讯作者:冯兴中 教授,高慧娟 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