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网:清华联手国家实验室攻坚神经类疾病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日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产学研”合作将加快神经调控领域新产品临床转化,癫痫、抑郁、尿失禁、疼痛过敏等传统手段难以治愈的神经类疾病,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将出现新的治疗技术。
据介绍,神经调控是利用植入性或者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症状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运动障碍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的治疗。今后神经调控的治疗范围,也将从目前的运动障碍疾病,逐步拓展到抑郁、癫痫、尿失禁、疼痛等多方面的治疗。
“这些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上述疾病的现行治疗方法。” 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教授介绍,“这些技术可以给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性、可逆性、可调节性的外科治疗方法。”
除了加速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未来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有望大幅度下降,不少甚至可以下降50%以上。目前,清华大学研发的“脑起搏器”,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后,还实现了技术领先和超越,并实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下浮40%至50%的优势。
此次合作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跨院系“产学研一体化”科研项目。其中,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主持,围绕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等疾病治疗的需求,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神经调控植入器械,使该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国公司在该领域的独家垄断。
通过合作,双方将加快推进全国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并建立全国神经调控术后程控规范化培养基地。参与基地建设的临床医学教授,会把最新的神经调控领域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向学生传授,提高医学院学生与临床结合的紧密度。
转自 人民网 2016年5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