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搜狐健康频道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帕金森病专家进行专访

字号:+-14
搜狐健康频道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帕金森病专家进行专访

马羽(左)张玉琪(中)乔立艳(右)参加搜狐专访

2014年3月19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院长张玉琪,与神经调控中心的马羽、乔立艳一同接受了搜狐健康的采访。随着帕金森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对帕金森病程做出科学系统的管理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话题。此次采访中,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多学科综合、全程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将对帕金森病症状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提出了自己的治疗观点,结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程控与调药、神经心理与康复的各自优势,将神经调控中心打造成为帕金森病一体化的治疗中心。

搜狐访谈全文

搜狐健康:汇集医学顶级专家,传播最新健康理念,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健康访谈间,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大家跟我们一起关注世界帕金森日的主题访谈。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三位国内治疗帕金森病的知名专家,来跟我们一起探讨帕金森疾病及其治疗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三位专家,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张玉琪教授,清华大学神经外科神经调控中心负责人马羽教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乔立艳教授。感谢三位嘉宾的到来。

帕金森病进程缓慢 发病率持续增高

搜狐健康:今天我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帕金森展开的,相信不少网友对帕金森有所了解。我们首先请马博士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帕金森病是什么样的一个疾病,目前的发病状况如何?

马羽:帕金森病又称为是震颤麻痹,它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人群主要在中老年,平均发病年龄大概在六十岁左右,也有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发病的。

国际上的帕金森病组织把四十岁以前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称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我国,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大约有两百多万,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每年将有以十万为一个数量级的增长,所以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四百多万的帕金森病患者人群,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中一半以上。

<p style="text-indent:2em;> 帕金森病是一个起病比较隐秘的,而且进展缓慢的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震颤、僵直和运动缓慢等症状,对于患者生活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神经调控中心打破传统诊疗模式

搜狐健康:从您的介绍来看,帕金森病发病情况比较严峻,有非常严重的上升趋势。我们也了解到,玉泉医院建立了神经调控中心,我想请张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医院为什么要成立神经调控中心?

张玉琪: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到来,帕金森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它的治疗目前在国际上主要依靠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通力合作。传统上讲,绝大部分的病人还是依靠神经内科的治疗;有一部分通过神经外科的立体定向,毁损,以及现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入微电极来治疗,可是占病人群体数非常小。神经外科几乎没有相互之间额协调配合,能够综合性的治疗帕金森病。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作为清华大学的一个附属医院,拥有神经临床、神经外科研究中心,我们想创造一个集神经内外科,神经电生理,神经康复,以及帕金森病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体,来对帕金森症患者进行综合的治疗,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评估,一直到长期的随访,打破传统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之间没有相互配合治疗的看病模式,最终得益是帕金森病患者。这是我们建立帕金森症治疗中心的最初设想。

搜狐健康:内科外综合治疗是神经调控中心治疗帕金森的特点或者说是优势吗?

张玉琪:这是它的治疗模式上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目前我们在帕金森症治疗方面所创的一个创新点。

搜狐健康:还有没有其他的优势?

张玉琪: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从病人的利益方面来讲,在神经调控中心,病人可以得到神经内科专家的指导意见,可以获得神经外科专家的指导意见,可以得到神经电生理,以及神经心理等各个方面专家综合评估的指导意见。如果经评估确定需要内科治疗,或者是外科治疗,在帕金森病中心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对于随访来讲,患者先期可能首先经过药物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在某个阶段有可能需要外科进行干预,这时候神经内科外,神经心理,神经电生理各个方面的专家,对患者再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干预治疗,最终得益的是帕金森病的病人,这是从病人方面讲。

第二个是从学科的医学学术角度来说,神经内外科的结合,又结合了神经电生理,神经心理的评估,以及后续的神经调控的随访,从学术上来讲是一个不同学科的学术整合,对疾病一个治疗的模式,在医学上也是一个创新,也相对节省了医院的资源,对病人来讲是非常好的治疗模式。

搜狐健康:以现在的模式看,我们医院是不是计划将神经疾病治疗领域作为医院的发展重点?

张玉琪:我们是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们有一个正式的研究机构是清华大学临床神经医学研究院。这是代表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机构,在这个研究院当中,帕金森病是我们一个重点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发展领域。如果这种对帕金森症治疗的模式一旦能够形成,而且运转的非常好的话,对于整个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因此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发展的一个治疗学科和治疗模式。

环境因素或导致发病年龄提前

搜狐健康:感谢张院长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神经调控中心的情况。下面我们请乔教授给我们具体讲解下帕金森疾病的一些情况。首先,请问一下帕金森症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年轻化?

乔立艳:帕金森病从最初发现到现在差不多有二百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对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研究也提示了一些可能和帕金森有关系的病因。

第一个是老龄化,人在三十岁以后,神经系统里多巴胺神经元就开始有减少的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帕金森病,所以说这并不是唯一的病因,可能是一个触发因素。

第二个是遗传性。首先我们已经发现几个帕金森病的家系,在这些家系里面可以发现一些基因的突变,导致某些蛋白异常的增多,最后导致帕金森的形成。也有一些证据证明,如果家庭里面有帕金森病患者,他的亲属将来得帕金森病的几率要比别人要高。

再一个是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帕金森病发病率是有区别的,这也提示我们,环境因素已经参与到帕金森病人的发病机制里去了。那么可能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呢?现在研究显示,比如说我们饮用了工业污染的水,再一个是杀虫剂、除草剂、铅、锰,这些都可能跟帕金森发病有关。但是这些因素到底怎样导致帕金森病发生,就是在遗传易感性的背景下,在老龄化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些比较复杂的机制,包括自由基清除,兴奋性氨基酸,还有钙超载等等,最终导致了发病。

现在大家提到说帕金森患者的年轻化,确实我们在门诊里面也是深有感触的,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来到这里,而且得了帕金森病也不是一两年了。分析其中原因,第一个是我国有更多的老年人了,中老年人是帕金森病常见的发病群体;再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帕金森发病率提高了,二十年里差不多提高了二十倍;另外通过以前的研究也发现,在帕金森病患群体里面,三十岁以下的帕金森患者本来也是占一定的比例。综上这些原因,我们可能就有机会见到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我们也就有机会见到更年轻的帕金森患者了。

再有一个问题,我们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所以我们的环境,我们有更多的接触环境毒素的机会,所以这个可能也是导致发病年龄更提前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公众对帕金森病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患者能够及早的发现自己患有帕金森了,并能够及时的去寻找医生的帮助,这样可能被更早的诊断为帕金森病。

经过多年的研究,医生诊断帕金森的变化变多,理论基础也比过去丰富,所以同样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医生来讲,也可能比过去更早的做出诊断。

搜狐健康:所以说,综合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帕金森症患者被发现。

乔立艳:是这样的。

帕金森患者有“四大主症” 年轻患者以震颤为主

搜狐健康:我们知道,一旦发现帕金森病,其实他的疾病已经表示在进展了,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乔立艳:第一个常见群体是在四十岁到七十岁之间,这期间最好发的年龄段是五十到六十岁,当然更年轻的也有,这个病起病是隐形,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病的,但是一旦发病以后是一个进展性的。

它的主要表现,我们一般叫做“四大主症”:第一个是震颤。所谓的震颤,最早一般容易出现在上肢远端,就是说我们的手部,手部又以拇指和食指为主,形成震颤,这个震颤随着疾病进展,可以向同侧的下肢,然后是对侧上肢,对侧下肢发展。一般情况下,头部、面部、舌部、唇部和下颌的震颤在最后发生。

第二个就是肌肉强直。什么是肌肉强直?正常人在放松的情况下,如果活动他的上肢,做屈伸动作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阻力,作为一个正常人,肌张力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低。但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会明显增高,我们叫做肌肉强直。这种肌肉强直可以表现在全身,比如说面部肌肉强直,面无表情,患者不是不能笑,只是动作出现的比较晚,想停下来的时候,比预想的要晚些才能停住,我们也形象的叫“面具脸”。再有,肢体也会出现强直,病人合并疼痛,肌肉强直。

再一个是帕金森患者出现运动减缓,或者是减少。这也可以表现在全身,比如说面部,正常人是需要眨眼的,但帕金森患者眨眼次数很少,还有说话声音很低。对于四肢,正常人走路,双侧上肢会正常摆动来保持身体平衡,但帕金森病患者缺乏这种摆动,或者根本就没有。如果帕金森患者写字,他会写的越来越小,我们把它叫做“写字过小症”。

最后就是姿势障碍或者是步态障碍,当一个帕金森病患者站到你面前,或者站到人群中会很容易区分出来。他站立时,头会向前屈,躯干也向前屈,双上肢有一个特殊姿势,所以会有弯腰驼背的感觉。如果帕金森患者走路,病人的起步会很慢,一旦起步以后,为了身体向前倾,保持平衡,必须快步走,最后形成了小碎步,我们把它叫“慌张步态”。再有的病人,平衡反射很早会消失,这种病人特别容易跌倒,而且在病人拐弯的时候容易出现。

所以,以上这些就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表现。

搜狐健康:年轻病人和中老年人发病时候的症状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乔立艳: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年老的帕金森病患者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临床症状上,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一般始发症状是震颤,但是岁数大了就是强直,到最后一般都没有震颤。

再一个,刚才说到遗传因素,家族史,这方面遗传在他的发病因素里面起作用的,一般发病比较早,年轻患者如果有家族史病,他的机率比较大。

再一个是疗效,越早期用药,年轻患者度过蜜月期后,后面治疗比较麻烦。比较棘手的治疗问题一般出现在发病比较早的患者里面,或者说年轻的帕金森病将来治疗的问题要多。

搜狐健康:一般的病程是多久,发现早的相对他这个病得是多少年?

乔立艳:通常我们认为发病早的患者,愈后要比发病晚的差,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现在修饰不了病程,它是逐渐进展的,我们脑里面的多巴胺神经元数量是固定的,比如说多少年死掉多少。不同的基点,三十岁发病,和从七十岁发病,比如说左旋多巴的蜜月期,有效期一般是五到十年,七十岁发病,五到十年是八十岁,如果对于四十岁发病,过十年,才五十岁,所以愈后更差一些。

脑力劳动者易高发 通过睡眠习惯可早期发现

搜狐健康: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马羽:在临床中,接触过帕金森病人很多,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可能起到加速的作用。帕金森病人性格都相似,患者多数在得病前性格非常急躁,对事情精益求精,要求特别苛刻,对自己,对外界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可能存在这种情况,造成脑内功能损伤。

乔立艳:另外还有几个易患人群。现在流行病学的调查,虽然内在联系还不明确,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几个人群容易得帕金森病。第一是脑力劳动人群,经过统计结果是偏高的;再一个是农民,考虑可能还是跟刚才说的环境污染因素,比如说杀虫剂、除草剂有关,他们接触的更多;再一个是拳击,最有代表性的是拳王阿里,头部反复遭受重击,可能造成容易得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拳击运动员易得病之一。当然对于这几个人群,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

搜狐健康:感谢乔主任详细的介绍。如果早期发现可以进行早期的治疗,请您介绍一下,如何能够早期发现这种疾病?

乔立艳:无论对家属来说,还是对医生来说,早期发现都是一个挑战。为什么?如果出现上述表现时,大脑的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实际上已经减少至少一半以上,甚至不止一半。当他来到医院医生做出诊断,实际上就算是早期诊断,也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了。

在运动症状发生之前,是不是有些线索,或者是表现,提示我们他要有帕金森病了?过去我们了解的很少,但是近几年我们知道很多,在运动症状发生之前,往往先有非运动症状,不仅是发生频率很高,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非运动症状,而且发生特别早,是一个早期症状,所以有下列的症状你要小心了。

第一个是感觉障碍。帕金森病人最早期是嗅觉减退,当病人运动障碍症状出现的时候,你问他有没有嗅觉减退,很多人说有,早就有人说我鼻子不灵了。再一个是自主神经功能减退,表现比较多,可以便秘,可以尿潴留,可以尿频、尿急,可以出汗很多,也可以皮脂腺分泌很多,也可以有持续性低血压。

再一个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表现也比较多,比如说入睡困难,睡眠片断化,睡眠不持续。另外两个很重要的特征,一个是不安腿综合征,再一个是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病。所谓“不安腿综合症”就是一种病人下肢感觉到不适,在大腿深部的疼、痒、麻等不适的感受。出现这种不适感,患者会有强烈的愿望站起来活动,来减轻这种不适感,而且这种症状特别容易在晚上出现。还有一种症状,病人睡觉后自己感觉不到,但跟他一起睡觉的人会感觉到,病人早上起来才能感觉到。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周期肢体剧烈的活动,或者是踢,或者是打,早上起来病人自己发现,指甲没有了,或者手受伤了。

最后是精神症状,其实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很早就会出现,在运动症状发生之前就出现,其他的包括淡漠、幻觉、妄想,认知功能也会受到连累,轻的可以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下降,重的就可以诊断为痴呆。

所以当出现非运动症状时候要当心,特别是已经有帕金森病亲属的朋友。当然如果你到医院来,医生也并不能够完全告诉你,现在就是患有帕金森病还是没有帕金森病,但是至少会把就诊时间提前,如果有可能,医生会替你做出诊断的。

综合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不同

搜狐健康: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排便,睡眠等习惯,早期发现以便早期治疗。我们知道目前医学上对于帕金森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那么,目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乔立艳:作为一个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来讲,我认为帕金森病还是属于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有几个,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所以并不像老百姓说的得了帕金森病赶紧吃点药,我们强调帕金森病应该综合治疗。对于综合治疗,除了手术治疗以外,其它的治疗要贯穿在帕金森整个的治疗过程中,而且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说药物治疗是起始治疗,但一直到最后都是很重要的。还有心理治疗, 35%到45%的帕金森患者都有抑郁症的。过去我们有个病人在当地医院,一年要住十二次以上医院,什么概念?每次到各个科室,心脏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科,轮流住院,来到我们这里,我们给他全面诊断,在帕金森病基本用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他自己感觉很好,这样回去以后再也不需要住院了,所以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

再一个是康复治疗,这个病早期容易跌倒,我们会告诉他一些避免跌倒的办法。到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强直,活动比较少,如何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是物理治疗,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办法能够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病人到最后往往因为肢体强直,不得不坐在轮椅上,不得不长期躺在床上。这时,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说褥疮,下肢的静脉血栓,泌尿道感染,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等,如果护理不得当,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可能会危及帕金森患者的生命。

全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搜狐健康:我们讲到综合治疗,想请问一下马博士,神经调控中心提出全程管理的理念,这个跟综合治疗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综合治疗的模式?

马羽:像乔主任刚才讲的,帕金森病人不只是运动障碍,还包括很多系统的复杂性疾病,涉及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心理,神经康复,包括护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帕金森患者会面临治疗方法选择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模式是单科管理,神经内科归内科管理,神经外科归外科管理,帕金森病人一旦被诊断以后,经常在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徘徊、辗转,看完神经内科之后看外科,外科说这个问题也不是外科病,要去心理科治疗,这样情况下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身心疲惫,经济上的损失也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医院建立了神经调控中心,其目的就是要整合这些资源,包括内科、外科、心理、康复、护理。病人来到我们中心,如果需要内科的治疗,我们会给他内科的指导,需要外科的治疗,我们会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而且在术后配合内科、外科、心理等方面给予正确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形成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刚才乔主任举了一个患者的例子,其实是一个术后的病人,术后五年,前三年效果非常好的,也不需要到医院治疗,但是到术后五年,经历过大概二十年的病程,所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他来到我们医院,首先是想看看他手术效果怎么样,来调节他的刺激器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不是刺激器的问题,而是他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神经内科和心理科给了他一些干预。他现在效果很好,回家已经半年了,症状维持的很稳定,不再出现每个月跑医院一次,每次住十天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帕金森病综合性治疗全程管理的概念。

药物治疗有“蜜月期” 合理用药很关键

搜狐健康:全程管理就是给患者个性化的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再请问一下乔教授,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主要是以药物为主,想请您介绍一下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乔立艳:现在帕金森病人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首先因为脑子里的多巴胺神经元减少,所以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减少,因此第一大类药主要是用来提高多巴胺神经活性,增加递质来达到治疗效应,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行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这个药主要包括,左旋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金刚烷胺,COMT抑制剂等等。

第二大类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原理主要是因为在正常人脑子里,多巴胺能和胆碱能这一对神经递质处于平衡状态,由于帕金森患者脑子里多巴胺递质活性减低,相对来说使胆碱能的活性增高,所以需要通过抑制胆碱能的活性,使这对递质达到平衡,这一类主要是安坦和苯海索。

所有的用药都会有一个特点,早期效果比较好,我们又叫做蜜月期,过了这段时间问题会出现。首先感觉药效不如过去,持续时间没那么长了,到最后就会更尴尬,不用药病人动不起来,一用药以后多动了。所以在治疗初期,通过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将来面临的这些问题,所以合理用药是必须的。

这里要说几点,第一个要注意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想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以及家属都都需要足够的耐心。

第二个,我们用哪些药,不用哪些药,并不是毫无目的,没有原则的。比如,对于初始发病患者,年龄又在六十五岁以下,一开始用左旋多巴治疗是不明智的,而应该首先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金刚烷胺等等,当病情进展为这个症状不受控制了,再考虑加上左旋多巴。当然对于六十五岁以上,或者是六十五岁以下但是有认知功能下降,可以首选左旋多巴治疗。

在治疗中,所有药物都有各自的副作用,所以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开它的副作用。比如说安坦,对震颤控制效果非常好,但是容易导致尿潴留,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我们知道,帕金森病患者尿潴留和记忆力下降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当选择是不是加用安坦时,还要考虑病人的其他情况是不是允许,是不是适合。

最后说一下,要巧用这些药。举个例子,一个患者觉得药效不够了,不能达到他想要的要求,这个病人同时有抑郁症,同时有不安腿综合症,这时首选普拉克索,也就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很明智的,为什么?这个药同时可以增加他的力量,可以改善抑郁症,还可以改善他的不安腿综合症。

所以诸如这些,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决定到底用什么药,不应该用什么药。

患者药效维持不理想可选手术治疗

搜狐健康:刚才我们谈的主要是帕金森病的内科治疗,下面想请马博士跟我们聊聊外科治疗,对于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DBS)是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请问马教授,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治疗方法?

马羽:这个还是我们全程管理的概念,早期的帕金森病人,用药就会很好的控制病情,还不需要选择手术。但是像乔主任讲的,随着病程延长,症状逐渐的加重,药效会逐渐的减退;同时因为长期用药,药物的副作用明显的加强,引起开关现象,有药的时候就开,没有药的时候突然关掉,像机器人一样;另外可能出现寂寞现象,或者是像舞蹈症一样的易动症,这时候用药调整的空间会比较小,可以考虑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判断什么时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也有几点建议。首先,如果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反应很好,但是,患者的病程可能是五年或者五年以上,这个病程的概念并不是完全界定的,跟患者对生活的需要和症状改善要求有关系,如果你对社会生活和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希望继续上班,手术可以早一点做,但是如果要求并不高,手术可以晚一点做。可以通过药效对他来说能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药物副作用有没有影响他的生活质量来判断,如果药的副作用比较明显,而且药效维持的越来越短,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这种情况下最好咨询一下手术评估医生,由医生来告诉你,你是否适合手术,最佳手术时机是什么。

脑起搏器治疗经历四个环节 确定手术靶点最关键

搜狐健康:脑起搏器治疗的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哪些是关键的环节?

马羽:患者选择手术之后,在医院里大概经历四个环节。第一个是一个比较严格的术前评估,它的目的,一个是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植入脑起搏器,因为脑起搏器的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需要医生进行判断。第二个是手术后的疗效,改善率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对患者负责。如果在术前给患者一个交代,患者会对手术预期有比较正确的认知,术后也就会提高对手术的满意度。另外也会避免一些不适合手术的病人接受手术之后,效果不理想,产生经济和心理方面的成本问题。

第二个环节,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手速方案。因为每个帕金森病人的状态特点都比较个体化,很少能够找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帕金森病,所以治疗方案也需要个体化。对于手术治疗方案,术前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制定,需要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还有神经调控医师参与,来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案。

第三个是手术的关键环节,把脑起搏器系统植入到体内,这是整个DBS环节当中最关键的一步,而其中最影响疗效的就是手术靶点的准确性。手术靶点准确,才能达到术后改善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医院有三个环节确保手术靶点的准确性。第一个是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我们医院是通过手术计划系统,一个比较精密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的。制定之后,术中我们还需要神经电生理检测,电生理检测主要是在单神经元的水平,就是通过一个神经元的放电特点,来判断植入的靶点是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核团。第三个是在我们医院还进行一个术中核磁的扫描,通过可视靶点,以及电极在可视靶点的位置,来判断我们植入靶点是否准确,在我们医院通过这三点来确定靶点的准确性,保证术后的疗效。

再一个环节就是术后的程控环节,起搏器植入到体内,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品,没有工作,术后程控使起搏器来工作,才能实现成品的治疗效果。术后程控,其实也是一个多学科合作,包括刺激器参数的设计,还有药物的调整,以及心理和康复的干预。

所以这四个环节,一个是手术计划的制定,手术评估,手中靶点确定和术后程控都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手术疗效的关键步骤。

搜狐健康:术前评估主要评估什么内容,主要通过哪些手段进行评估?

马羽:术前评估大概包括几个部分,一个是病史的采集,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病史的采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程,还有年龄来判断效果怎样。第二是对药物的反应,通过左旋多巴的冲击实验,判断患者在短期内对大剂量药物会产生怎样的改善率,通过这个改善率来预估术后效果。刚才说按照现在DBS治疗标准,术后最大改善率超过30%,就可以采用。但是。实际上DBS手术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患者只超过30%就选择的话,可能患者满意度不会很高,一般在我们医院至少达到用药改善率是50%以上,才建议患者适合手术。

另外一个,判断患者是否还存在药物的蜜月期,如果用药效果很好,我们不会建议患者早接受手术,因为毕竟所有疗法对患者都是一个过程,早用手术,可能手术之后的长期效果也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现在还没有发现,主要还是疗法时间比较短,现在尽量的还是要延期患者手术时间。

再一个评估,是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评估,大家觉得好像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心理情况对患者症状影响非常大,有时候心理干预可能比药物和机器治疗来的更好一些。所以我们术前评估包括这几个方面,还有在认知方面也会做一个评估。

DBS治疗成功率高达95% 改善率与患者情况相关

搜狐健康:依据您的临床经历,您认为DBS治疗方法的疗效如何?

马羽:DBS从它发展到现在大概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它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已经得到长期的验证。关于疗效,帕金森病人和家属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治疗成功率,一个是治疗的有效率。成功率是按照神经调控中心的国际标准,给予一个措施,患者症状能够改善30%以上就叫成功,按照这个标准,脑起搏器植入之后,患者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第二个是改善率,根据每个环节不同的情况,改善率的高低,与患者发病年龄、病程、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程控的正确性都有非常关键的相关性。

还有手术时机的选择,刚才我们讲过什么时候适合手术。其实,帕金森病人太早手术不适合,太晚手术也不适合。太早因为有药物干预,并不需要微创手术治疗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另外,太晚的话,因为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这时做DBS手术也不会特别理想。

搜狐健康:疗效还是相当好的?

马羽:它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但是改善率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是不一样的。

医生精细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搜狐健康:中国人对于手术多数人会有一种恐惧心理的,想请张院长来谈谈,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风险如何看待?

张玉琪:脑起搏器是现在立体定向技术的一个非常先进的方法,三十多年前我开始做神经外科医生时,治疗帕金森症的定位系统就是普遍的X光机,没有CT,没有核磁,定位系统是非常粗糙的。现在在计算机辅助下,一个很强磁场核磁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手术操作的定位系统已经非常好了,从手术操作来讲,DBS的植入也好,毁损也好,关键问题在于医生操作时候要非常小心。

搜狐健康:这种风险在临床上出现的机会大吗?

张玉琪:这种风险不是特别大,最少在我印象当中,我当神经外科医生三十多年,虽然做这种手术不多,可是我知道的做这个手术出现这几方面的为题,尤其是出血的问题很少很少,几乎没有。因为医生的精细操作是非常轻柔的,引起脑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相对来说还是很安全的一个手术。

搜狐健康:只要医生手法比较轻柔准确,毁损机率很小?

张玉琪:对。

植入脑起搏器需定期调试 随访时间看磨合情况

搜狐健康:我想再请问马教授,仪器是需要维护的,脑起搏器植入体内以后,需要定期的去医院调试吗?

马羽:这个时间是不一样的,术后的近期和远期时间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植入脑起搏器时,因为需要人和机器、药物之间的磨合过程,所以到医院的复查时间可能要多一些,大概在半年之内有两三次。半年之后药物、机器和人配合的比较不错了,疗效也比较稳定了,回来随访时间比较少,一般是半年或者一年时候回到医院看一下机器状态,看一下患者状态就可以了。

搜狐健康:这个仪器是需要充电,或需要电池的吗?

马羽:现在是这样,仪器有两种型号,一个是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的,都存在一个不充电的设备,还有一个充电的设备,看患者植入时候的一个选择。

搜狐健康:请问一下乔教授,是不是植入脑起搏器之后,就不用再进行药物治疗了?

乔立艳:一般做脑起搏器之后,药物治疗还是需要的,但是药物种类上,剂量上应该说适当的进行调整。

国产设备疗效确切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搜狐健康:请问马教授,我们脑起搏器现在是一个非常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价格昂贵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费用支出?

马羽:是这样,在中国前几年用的设备主要是进口产品,但是在去年,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在国家支持下,研发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脑起搏器,性能上更适合我们中国人,另外它的价格也降低了不少。

搜狐健康:国产的和进口的仪器之间有什么差距吗?

马羽: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患者和家属也非常的关心。我做DBS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程控大概有九年时间,对于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我都用过,而且对于国产来说,我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第一期,第二期我都参与了,从我临床上的应用经验来看,它从程控上和疗效上区别是不大的。也是很稳定,很可靠的。

帕金森病不可怕 系统化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搜狐健康:好的,聊到这里,我们今天访谈差不多快结束了,想请三位教授分别给网友和患者提供一些建议?

张玉琪:对了帕金森症对于病人和家庭,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我希望我们广大病友要选择一个正规的医院,选择正规的治疗,选择好的医生来治疗你的病症。

乔立艳:帕金森病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关键是怎么样对待帕金森病,我们现在已经有这么多办法,而且可预见,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将来我们可能还会有新的办法。我希望目前各位帕金森病患者要有信心,还是要精心的对自己的治疗做出适当的选择。

马羽:我的建议是帕金森病患者一旦被诊断或者开始治疗之后,一定要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治疗。系统化的治疗,可以避免乱用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的提早出现,另外是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时机,以及术后合理的程控管理,会使病程得到比较好的保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更好的提高。

搜狐健康:感谢三位教授给我们的指导。我们请三位教授分别介绍一下你们出诊的时间,方便大家就诊。

张玉琪:我的专业是神经外科,从我的角度来讲,只要是患者随时找我们,不用考虑我个人的对社会公布的出诊时间,随时到医院,到病房找我,只要我不出差,只要我在医院,随时欢迎广大的病人来找我们看病。

乔立艳:我的专家门诊时间是每周四、五的上午。

马羽:我是周二下午,我们也是可以随时欢迎病友过来向我们咨询或者是治疗。

搜狐健康:我知道马博士好像建了一个帕金森病患者的QQ群,方便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羽:这个QQ群,主要是为帕金森患者对手术的相关问题,术前、术后,还有程控方面进行一个咨询,大概现在有两百多病友在里面。

搜狐健康:今天我们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三位专家的莅临,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访谈会给大家一些很好的建议,也给大家的就诊提供更多的帮助,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


转自 搜狐健康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