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含综合医疗科)

科室介绍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含综合医疗科)

字号: + - 14

基本情况:

秉承《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先进理念,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于2020年6月成立,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及治未病健康工程——省级治未病中心。科室构建院前预防/未病先防(健康、亚健康人群)、院中诊疗/欲病防病、已病防变(已病人群、慢病)、院后康复/瘥后防复(病后康复、术后)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全周期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有“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与调治”四大诊疗服务平台,并与体检中心相互融合成为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体检中心具有国家公务员健康体检资质(医疗层级),是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北京健康管理协会消化道肿瘤“三早”筛查基地。

医疗团队:

冯兴中为学术带头人,李步满为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科室医护团队26人,博士后1人,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

专业擅长:

(1)未病先防:健康、亚健康人群(占人群75%)。

(2)欲病防病(亚临床状态):腹型肥胖,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焦虑状态,糖尿病前期,亚临床甲减,临界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免疫机能减退,小结节病,早期认知障碍,癌前病变...等。

(3)已病防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慢性肾病,风湿免疫病...等。

(4)瘥后防复:新冠、流感、哮喘等疾病恢复期,过敏性疾病缓解期,脑血管病恢复期,心血管病恢复期,围手术期(术前/术后),肿瘤手术及放化疗后...等。

科室特色:

治未病科设有中医综合门诊、专病专症门诊(目前已开设亚健康门诊、围手术期调养门诊等)、中医综合治疗室、中医治未病(中医体检)平台,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丰富齐全、技术精益求精,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的中医药优质、高效诊疗服务及健康指导、体质调理、经络调理、情绪调理、体重管理等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

一、“知未病”健康服务:

1、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夫治未病先将知其病,利用中医特色诊断技术,如中医经络检测仪、舌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四诊仪)、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目诊仪)、红外热像仪、五音臧象(五脏相音)分析仪系统等方式,可有针对性地检测和评估健康状态。并利用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安顿)配合穿戴设备远程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虚拟社区,以实现智慧化管理。

2、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中心具有国家公务员健康体检资质(医疗层级),是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北京健康管理协会消化道肿瘤“三早”筛查基地。

二、“治未病”健康服务:

1、健康干预与调治:以治未病为途径,通过多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及时进行干预,以辨证论治中药汤剂为基础,兼有体质及四季茶饮进行未病先防与健康调护;专科运用针刺、耳穴压丸、刺络放血、雷火灸、长蛇灸、三伏灸、三九灸、麦粒灸、药浴、刮痧、拔罐、药罐、电磁波治疗、CO2激光治疗、超声药透治疗、超短波治疗、高压电位治疗、通络治疗等中西医适宜外治技术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开展中药熏蒸、腿浴治疗、蜡敷治疗、中药塌渍、智能疼痛治疗、穴位埋线等疗法,形成具有临床优势的穴位贴敷、中药膏摩处方,以及子午流注养生、辨证施膳、导引功法、五音疗愈等特色项目体验和指导,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开发了多种中医药文化产品如子午流注时钟、中药香囊、中药药枕、中药面膜、中药养生经络锤、四季养生茶饮、九种体质茶饮、中药洗发液等,以及多种宣教手册如九种体质调护手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手册。

2、健康咨询与指导:开展团体和个人慢病人群运动和生活方式指导,从而建立了集健康检查、检后管理、检疗融合于一体的创新型健康促进服务模式。

3、健康教育与科普:同时以健康讲堂、学术沙龙、义诊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宣教,依托清华大学“攀峰工程”党支部特色活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身边工程、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等项目,结合医院健康教育委员会相关工作开展2023年第五届“北京·西山中医药文化季”、(义诊、科普)。治未病科依托石景山区名中医身边工程,与社区治未病单元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同时作为医院特色优势科室,承接国内外参观交流工作。积极整合中医药医、康、养适宜技术和现代医工结合成果,实现全息化信息感知、准确辨识健康状态、精准个性化调控的“智能+”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医药成为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先后举办了多次健康讲堂、义诊咨询、服务体验、健康处方服务、中医科普手册等中医特色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教育教学:

1、课堂教学:

(1) 清华大学通识课《认识与感悟中医》;

(2)清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选修课《中医药能力提升证书项目》;

(3)清华大学研究生选修课《中西医整合医学》;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西学中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伤寒论》;

(5)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必修课《伤寒论研究》等。

2、临床教学:

(1)石景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资格证、参与北中医临床模块授课;

(3)北京市社区中医症状门诊临床实训基地。

3、其他教学

(1)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代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进展研修班、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益智高级研修班等。

(2)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京津冀中医治未病数智服务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清华经方论坛暨经方治疗慢病高级研修班、中医治未病与糖尿病全程健康管理、基于治未病的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应用学习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多学科诊疗研究进展学习班、中西医结合调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研讨班、“理中焦、调升降”理论在神经内分泌网络调控相关疾病治疗应用研讨班等。

(3)石景山区继续教育项目: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多学科MDT管理等。

科研成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青年基金,从ROS介导的PINKl/Parkin线粒体?噬途径探讨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编号:81603564),起?时间:2017-01至2019-12,参加(第二名),已结题。

2)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资金项目,(编号:QN2016-17)温脾平肝化浊?对MS患者相关代谢指标与早期?管功能的临床观察研究,起?时间:2016-12至2019-12,主持,已结题。

3)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项目,石景山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已结题。

4)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石景山区中医药传统知识手记整理项目,已结题。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项目,北京市(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在研。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平肝活血贴干预1型高血压及其综合疗效评价研究,已结题。

7)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基于红外热图研究八段锦联合五音疗法干预肝郁脾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在研。

8)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青年优才),益气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效应,在研。

9)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项目,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已结题。

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在研。

先进设备:

中医经络检测仪、舌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四诊仪)、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目诊仪)、医用红外热像仪、五音臧象(五脏相音)分析仪系统、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光子治疗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超短波治疗仪、高压电位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器、腿浴治疗器、智能疼痛治疗仪、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熏蒸治疗仪、灸疗仪等。

联系方式:

地址:A楼二层治未病科、B楼三层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

电话:8992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