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
我院党委书记赵雨东带队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调研交流 2023-03-10
3月9日上午,我院党委书记赵雨东带队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调研交流。同时,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以平等自愿、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以推动心理育人、开展科研合作、助力学生发展为抓手,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建立广泛、长期的合作关系。签约仪式上,赵雨东对我院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学科作了详细介绍,深入讲解了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以及神经外科、妇产科、精神卫生科、干部医疗科(老年病科)、口腔科、泌尿外科、手足外科、针灸科、推拿科、健康管理中心等的技术特色和服务特色。他表示,支持并期待双方的合作,希望通过医院优质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为学院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清华大学五道口金…
-
“医”看就懂 | 流感季来临,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 2023-03-10
近日,我市进入了流感高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流感患者人数迅速上升。根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的《2023年北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内容,本次流感病毒株以甲型H1N1病毒为主,与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据临床所见,本次流感的常见症状有:发热,体温可以高达39-40度,头晕头痛,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鼻塞、流涕,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体弱儿童、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得病易发展为重症,是临床防治的重点。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除了常规应用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之外,还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和辨证分型,分…
-
医疗动态 |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带来新“膝”望 2023-03-10
近日,我院骨科连续对几例膝骨关节炎、半月板退变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得到改善,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这标志着我院骨科既开展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单髁置换、保膝截骨术及膝关节镜治疗之后,针对膝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膝关节软骨损伤、剥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目前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疼痛、关节僵硬伴随始终,致残率很高。膝关节内组织缺乏血液供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原因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逐渐加重,损伤剥脱的关节软骨无法再生,膝关节骨没有了软骨的保护,膝关节屈伸及行走时,骨…
-
我院举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 2023-03-09
3月8日,我院在A楼2层报告厅举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肖承悰国医大师工作室,王永炎、吕仁和、肖承悰等3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分站,唐启盛、冯兴中等2个首都名中医工作室等正式揭牌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副主席、卫健委主任葛强,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等出席仪式并作讲话。我院党委书记赵雨东主持仪式。我院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并举行揭牌仪式,是推进医院中西医结合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学习中医药特色技术、培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积极举措,是丰富拓展中医药传承内涵、创新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模式…
-
医疗动态 | 肥胖父女俩,减重塑人生 2023-03-07
近日,我院普通外科二病区闫巍主任团队首次为肥胖代谢综合征的父女俩共同进行了减重手术。父亲是一位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中年男性。据悉,该患者早年就身体肥胖,多次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等方式进行减重,虽然多年努力反而越减越重,久而久之出现了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规律血液透析半年。因为体重过大,肾移植医生告知需先行减重以后才能进行肾移植手术,因此患者下定决心进行减重手术。其女儿也是从小肥胖,尤其是疫情三年,经常在家上网课,体育活动明显减少,因此三年体重增加了50多斤,出现了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高尿酸、血糖受损等代谢综合征。看着女儿的肥胖,家人非常苦恼…
-
我院精卫、神内党支部联合举办“我与玉泉”特色活动 2023-03-06
2月8日,我院精卫、神内党支部在A楼4层会议室联合举办主题为“我与玉泉医院”的特色活动。离退休干部王占纪、孙慧贞受邀作为嘉宾,两党支部党员参加活动。老党员向大家细数医院发展精彩瞬间、医院党支部发展历程和值得回忆的过往。两支部一起倾听老党员与玉泉医院的故事,学习前辈的人格品质和优秀传统,在春风化雨中提高党性和政治修养,作为玉泉人血脉中闪光的特质一代代传承下去。活动开场由精卫党支部书记冯坤及神内党支部书记黄方杰介绍了老党员同志的基本情况:王占纪,92岁,离休干部,党龄73年,曾参与筹建医院,曾任门诊办公室主任。孙慧贞,88岁,主任医师,80年代在酒仙桥医院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曾任医院副院长。首先,王占纪主任…
-
新冠后遗症,推拿送健康 2023-03-06
推拿科秉承“融承中西”的理念,除肌肉骨关节疼痛等常见推拿科疾病外,对失眠、功能性心脏病、心脏支架术后心悸等内科系统病症亦有极富特色的治疗方法,已为诸多患者解决痛苦。前段时间,针对一线医务人员工作辛劳诸多不适,工会联合推拿科开展义诊。活动首日,推拿科电话秒变热线。在体验过推拿疗效和舒适的治疗过程后,很多同事也纷纷将家人推荐至推拿科进行治疗,赶在年前解决病痛,踏踏实实过个好年!推拿科的医护人员也忙碌到年前工作日的最后一刻。据统计,此次活动共为职工提供治疗63人次。今后,推拿科将不断扩大推拿治疗应用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推拿治疗服务,解决患者不适病痛,提升患者体验感获得感。
-
“开学季”如何科学预防传染病? 2023-03-06
随着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们陆续返校开学,班级内人员聚集、接触增多,很多常见传染病也更易于传播和流行,为避免“开学季”传染病的发生,向大家介绍一些传染病的预防知识。1、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最常见,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百日咳等,这些疾病冬春季节高发,主要通过咳嗽、喷嚏、近距离交谈等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咽痛、咳嗽、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肺炎、心肌炎等。2、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包括诺如病毒、腺病毒、甲戊型肝病毒感染等,全年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物品、水源等传播,传染性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伴或不伴发热,…
-
我院召开2022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2023-02-23
2月23日下午,医院领导班子在医院B楼5层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校纪委委员、保密办主任熊剑平老师出席会议。医院党委书记赵雨东主持会议,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非领导班子的党委委员列席会议。会上,赵雨东代表领导班子通报了2021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并围绕六个方面全面深刻剖析,查摆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班子其他成员逐一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措施。围绕班子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统筹谋划能力,充分发挥医院管理职能和治理效能,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牢记安全生产这个底线和红线,齐心协力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列席同志针对…
-
我院召开2022年度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测评会 2023-02-21
2月21日,我院在医院A楼2层报告厅召开2022年度党政领导班子述职测评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老师,校医学学科带头人黄天荫教授出席会议。校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监督办公室丁力老师参加会议并主持民主测评环节。医院党委书记赵雨东主持会议。赵雨东代表医院党委班子围绕思想政治建设、中央巡视和“四个领域”清理整顿整改、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中心工作、DK专项等方面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对问题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个人述职报告。院长张玉琪代表医院行政班子从医疗教学科研、中西医结合建设和等级评审、疫情防控、文化建设、经济经营、安全保卫和后勤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医院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做…
-
左焕琮(1945.6.6-2017.2.15),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晚清重臣左宗棠第五代嫡孙,重庆医科大学奠基人左景鉴之子,为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微血管减压术(MVD)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清华大学校内称为第二附属医院)原院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原建设副总指挥。左焕琮教授从业40余年间,被赋予医生、学者、教师、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在临床实践中,他开创了若干先河,曾荣获“卫生部突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终身荣誉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他殚精竭虑、倾注心血,当之无愧的获得了“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的荣誉;在学科建设…
-
医疗动态 | 研究智能视觉技术,助力癫痫手术 2023-01-29
现代医学的发展,几乎依赖于所有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进步。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看着脑部CT或MRI胶片,依赖于自己的丰富经验,就进入手术室的年代,正在远去。近十多年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在手术之前,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患者头部的CT、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等等多种影像融合,并且3D重建出来,可以让医生充分了解病变的信息,制定优化的手术策略,这些,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已经是每台手术的必备项目。近几年来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能否把计算机3D重建的虚拟图像,映射到患者的头部?这将更直观地让医生“看”到脑部的各个结构层次。早在三年前,市场上已…
-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 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 2023-01-29
2023年1月29日是第70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6届“中国麻风节”。2023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主题为“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一、麻风病是什么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未经治疗过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特别是多菌型病人)。直接密切接触和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二、得了麻风病会有哪些症状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的疹子,如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病期拖延后会导致局部皮肤麻木、干燥、不出汗,有的麻风病人皮肤损害处会感觉不到冷热和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眉毛脱落、眼睛失明、面部畸形和手足残疾等。三…
-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 | 新冠感染后,咳痰总不好?白痰黄痰辨证治疗很重要! 2023-01-18
随着新冠疫情的进展,大部分人陆续中招,经过不懈努力后逐渐康复,但是康复后仍有一些遗留症状,其中一种难受的症状,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带来危险的后果——那就是,咳痰。痰,也被称为痰液,是呼吸道受了刺激之后分泌出的液体,一般包含病原微生物、炎症细胞、异物、黏液、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成分。中医上认为望痰是望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黄痰和白痰是通过痰色鉴别,总体而言色白、清稀者,多属虚证、寒证;色黄、稠浊者,多属实证、热证。具体可简单分为热痰、燥痰、寒痰及湿痰:寒痰:痰稀、色白、量多;热痰:痰稠、色黄;燥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湿痰:痰稠色白量多,滑而易咯出。咳痰不止时,大部分人会选择服用化…
-
强壮身体,防治新冠,经络穴位保健不可少! 2023-01-13
《黄帝内经·刺法论》记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疫病流行时期,要想不被疫毒感染,提高正气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人体的正气呢?以下经穴保健方法可以用起来。艾灸擅能驱湿寒,应对新冠有良方艾灸最能补人体之阳气,艾叶作为一种施灸材料,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中国用艾灸治病的传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医学入门》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古人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尤其重视艾灸的作用。自古以来,艾灸疗法在防治瘟疫的实…
-
我们的“画像” 2023-01-13
-
坚守一线 坚强“医”靠 2023-01-13
-
坚守一线 坚强“医”靠 2023-01-09
-
我院高慧娟入选2023-2025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23-01-06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拟入选者名单。经各立项组织初选提名、科协激烈角逐后,清华大学共25人入选,我院内分泌免疫科高慧娟位列其中!高慧娟、博士学历(导师冯兴中)、主治医师,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病为研究方向,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突出的科研潜质,研究思路清晰并具备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我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之一。“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旨在扶持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我院高度重视青年人…
-
医心医意 | “阳过”后出现心悸胸闷一定是心肌炎吗? 2023-01-05
2022年12月29日,北京市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提到新冠感染者恢复期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一般发生在病毒感染的三周内,20-40岁青壮年比老人、儿童更易中招。加之媒体上报道的新冠阳康后运动猝死事件,让“心肌炎”一词成功进入“阳过”们的热搜榜。新冠后心悸胸闷一定是心肌炎吗?临床证实的心肌炎在SARS-CoV-2感染中仍然相当罕见,2022年4月国际医学杂志《循环》上发表一项研究,以欧美人群的回顾性国际队列研究,共纳入56963例Covid-19住院患者,明确诊断或很可能是心肌炎患者的患病率为2.4例/1000例。但实际情况确是不少“阳过”都出现了心悸、胸闷的症状,前往急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