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党群园地

专题报道

  • 近日,我院超声诊断科诊治一名肝脏巨大囊实性肿物患者,通过超声造影明确诊断为肝脓肿,并立即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置管引流术,24小时内引流出脓液近1000ml,患者症状显著缓解。这一病例展现了超声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双效合一”优势,为临床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影像检查陷困境 超声造影“一锤定音”该患者因在外院发现肝脏占位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时腹胀、无腹痛、发热。增强CT和增强MRI均提示肝脏巨大囊实性占位,但无法明确病变性质。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3.84×*10^9/L,C反应蛋白128.0mg/L,葡萄糖7.83mmol/L,肿瘤标志物(-),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且入院后已出现发热…

  • 中西医协同“多师共管”诊疗模式近日,我院急诊科收治一名86岁女性急危重症患者。该患者因“突发腹痛、高热、伴有意识障碍1天”紧急入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迅速启动科学评估,并会同普通外科医生作出“急性重症胆管炎、脓毒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但由于患者高龄、多种慢性疾病并存、脓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手术风险极高。经重症医学科会诊,收入重症医学科加强监护和治疗,为专科的治疗争取时间。重症医学科团队应用重症超声、无创心排量监测等先进手段,对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估,给予积极加强抗感染、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同步推进,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情况很快得到恢…

  • 护佑生命,“功能康复”为导向的重症康复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中专门收治危重患者的科室,通过24小时动态监测和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与精准治疗,核心目标是“稳定病情、降低死亡风险”,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传统的“救命优先、康复滞后”已无法满足功能预后的需求。重症后,患者从重症医学科转至普通病房或社区仍存在康复断层,过渡期再入院率高达20%,也亟需建立连续性康复链条。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4号),明确提出“完善重症医学服务模式:强化重症早期预警与识…

  • 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2025-2027年“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定位,我院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防病治病的优势,新开设青少年心理门诊,探索中西医协同“多师共管”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模式。4月8日下午,我院在门诊一层“水木国医馆”举行开诊仪式。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伟出席仪式。据精神卫生科主任冯坤介绍,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加受到全社会重视,我院精神卫生科患者群体中,青少年占比超1/3。为此,我院精神卫生科作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牵头开设青少年心理门诊,组建包含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教育专家、护师和中医医师等在内的“多师共管”诊疗团队,以个案长程管理、中西医协同为特色,致力于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

  • 近日,我院普通外科闫巍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体重达400斤的极重度肥胖患者实施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再次刷新我院减重手术最高体重纪录。该病例标志着我院在多学科联合诊疗复杂代谢综合征领域取得新突破。危机:400斤背后的健康警报患者为男性,身高185cm,体重400斤,BMI值高达58.4kg/m2,远超肥胖诊断标准。术前检查显示其已并发重度脂肪肝、高血压3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代谢功能衰竭,随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患者曾尝试多种传统减肥方式均未奏效,体重持续攀升至400斤,生活与健康陷入双重困境。破局:微创手术与多学科护航面对极高手术风险,我院组织普通外科、麻醉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专家开展联合会诊,制定周密治疗方…

  • 您是否因为体重超重而烦恼?您是否因为肥胖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而困扰?您是否试遍各种减肥方法却效果甚微,总在反弹中循环?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助力超重人群科学减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设“多师共管”减重门诊。“多师共管”减重门诊由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内分泌科牵头,联合治未病科、针灸科、营养科、减重外科等十余个科室专业,组建涵盖内科、外科、中医、营养、心理等领域的专业团队。诊疗方案以“阶梯式干预”为特色,结合中西医诊疗优势,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致力改善肥胖相关慢性病问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3月25日早,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伟,相关科室部门负责…

  •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联合神经外科、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康复理疗科等多学科团队,应用“多师共管”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该患者经系统治疗后意识恢复,目前已康复出院。生命护航:重症医学奠定基础患者因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经两次开颅手术后转入我院。入院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并伴有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医学科针对该患者病情,牵头组建多学科诊疗(MDT)团队,通过支气管镜、优化抗感染治疗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成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促醒治疗创造关键条件。西医精准干预:科技促神经复苏病情稳定后,神经外科团队实施脊髓电刺激术(SCS),通过电刺激改善脑…

  •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联合神经外科二病区、神经电生理室、麻醉科、药剂科、综合医疗科、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采用多联药物加电刺激器植入手术救治了我院第一例肌张力障碍危象危重患儿,拓展了我院儿童神经重症的新领域。该例8岁患儿因肌张力障碍,长期药物治疗后症状反复加重,四肢抽动、不省人事,考虑为持续性全身性肌肉痉挛,呼吸及循环系统出现严重衰竭,经外院治疗一月余仍难以控制症状,后转入我院ICU。给予气管插管,稳定患者循环系统后,我院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多药物治疗方案以缓解肌张力障碍持续发作,避免因缺氧导致的并发症。随后,我院医护团队在全麻下进行电刺激器植入手术,启动神经调控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情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