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中西医文化

文化建设

中西医文化

我院成立三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室站分站

作者:赵忙所 来源:科教办 发布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快首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促进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西结合研究,医院重点专科内分泌免疫科与吕仁和名老中医工作室、神经外科与王永炎名老中医工作室、妇产科与肖承悰名老中医工作室总站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探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我院的传承和推广。经过专家论证和评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在我院建立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永炎名老中医工作室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站、吕仁和名老中医工作室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站、肖承悰名老中医工作室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站三个分站。

35.jpg

王永炎院士

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药研究院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学位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

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生于1938年09月29日,汉族,天津人。1962年9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全国人大常委。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药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学位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事中医内科医疗、科学研究、教育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研究。王永炎院士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国家教委(90)(96)博士点和国家新药开发基金等部级以上课题8项;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的中医康复"。是全国急症必备用药“清开灵”主要研制者之一。

  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

  主持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已经被推广试行,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并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化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学科的科学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中医学术与管理规范的研究上,参与并主持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并经再次修订后实施。现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其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均关系到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进步和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86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立夫中医药优秀著作奖。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36.jpg

吕仁和教授

国医大师

首都国医名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创会会长及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创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创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创会主任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博士后导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7.jpg

肖承悰教授

萧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

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首都国医名师

  幼承庭训,投身杏林,坚持中西医并重,从事中医妇科临证逾半个世纪,学验俱丰,愈人无数,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领军人才。京城妇科泰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传承祖父萧龙友深厚学术思想和50余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临证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力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组方用药严紧精良,重视标本兼治,重视气血的变化,还注重肝、脾、肾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精神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治疗妇科疾病提倡“以和为贵”,创立治肾五法、调癸理冲安任法、通调胞脉等基本治疗法则,临床疗效显著。不断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西医发展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妇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内涵,系统总结了萧氏妇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创新发展了燕京萧氏妇科学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