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医疗动态丨我院开设重症加速康复联合门诊
护佑生命,“功能康复”为导向的重症康复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中专门收治危重患者的科室,通过24小时动态监测和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与精准治疗,核心目标是“稳定病情、降低死亡风险”,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传统的“救命优先、康复滞后”已无法满足功能预后的需求。重症后,患者从重症医学科转至普通病房或社区仍存在康复断层,过渡期再入院率高达20%,也亟需建立连续性康复链条。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4号),明确提出“完善重症医学服务模式:强化重症早期预警与识别,推动早期康复介入,改善疾病预后。” 该政策与我院中西医结合“多师共管”模式高度契合,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趋势。2023年,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救治康复诊疗中心”,是北京地区首个急危重症救治与重症康复一体化平台。依托该中心,我院重症医学科设立了“重症-加速康复单元”,以“功能康复”为导向,以“多学科协作、减少应激和早期活动”为核心理念,以“中西医结合重症康复“为特色,整合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针灸科等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西医精准救治、中医整体调理、康复功能重塑”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重症康复的需求,我院重症医学科与康复科联合开设“重症加速康复联合门诊“,为相关人群提供科学的咨询和治疗,服务范围包括:
1 以神经重症康复为特色:
包括重症脑血管病、神经创伤、神经肿瘤、神经感染、神经免疫病、神经肌肉病、癫痫持续状态等;
2 重症感染:
如重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
3 多脏器功能障碍:
各类疾病所致的脏器功能衰竭,如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开展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
对于重症病患,强化科学评估,分期、分阶段精准康复治疗:
1 重症急性期:
尽早康复,预防获得性的衰弱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2 重症后:
处于由重症医学科向普通病房或社区过渡期间的康复治疗,类似于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HDU),加速患者功能康复,减少再入院率;
3 重症后期:
病情已基本平稳,但仍存在危及生命的高危因素,如针对昏迷的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依托强大的神经外科,整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和脊髓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建立中西医结合昏迷促醒诊疗体系;针对人工气道拔管困难的病人,开展呼吸功能康复、尽快恢复天然气道等治疗。
出诊信息
1 门诊名称:重症加速康复联合门诊
2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8:30-11:30
3 出诊地点:A楼二层综合2诊室
4 出诊专家:
赵忙所
(重症医学科)
(康复科)
重症医学科简介
基本情况: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其前身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神经重症为特色的综合ICU,规划床位18张。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诊疗及康复中心核心重点科室,六大重点学科群急危重症方向的主力科室,北京重症超声研究会CCUSG共同体(北京)成员单位。
医疗团队:拥有一批高水平医护人员,团队共23人,其中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1人,博士2人,硕士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
科室特色:以神经重症为特色,收治外科系统、内科系统、急诊科、妇产科等危重患者,可开展有创(PICCO和Swan-Ganz漂浮导管)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困难气道的建立及快速气管切开术、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等技术,在神经重症、重症感染、心肺脑复苏、休克及心脏、呼吸、肾脏、肝脏功能衰竭等病症的临床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先进设备:配置有创及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系统、床旁血滤机、电子支气管镜、多参数监护仪、床旁超声机等诊治设备。
下一篇: 检验动态丨检验科助力您的“体重管理年”